15/7/2016

饕 餮

饕 餮


西方天主教的七宗罪,其中之一是暴食,英文稱為gluttony,來自拉丁文gluttire,意思是狼吞虎嚥。

神曲中的七宗罪之一,饕餮-浪費食物,或是過度放縱食欲、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。(但丁的觀點是過份貪圖逸樂

中文有個相應的詞稱為「饕餮」,這是傳中貪食的惡獸,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得光光,其形貌是有頭無身。另一個法是貪食曰「饕」;貪財曰「餮」,總之離不開人性的貪欲。

饕餮(tāotiè)。饕餮原是傳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,《左傳》注貪財為饕,貪食為餮。

饕餮(音:淘、鐵)
餮:饕餮,即古時神話中的一種惡獸名。比惡人。貪財叫「饕」,貪吃叫「餮」;現在泛稱貪吃的人

「饕」一般與「餮」合用作「饕餮」,指刻於青銅器上的傳中象徵貪婪的凶獸的紋飾,據有鎮懾的作用。


 饕餮” (拼音:tāo tiè, 粵音 滔鐵) 是中國古代傳中的神獸,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。它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祕怪獸。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爲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,隻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,十分貪吃,見到什麼吃什麼,由於吃的太多,最後被撑死。它是貪欲的象征,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。

  1.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。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爲裝飾。
  2.貪得無厭者,貪殘者。
  3.特指貪食者。
  4.貪婪;貪殘。
  5.貪婪地吞食。
  6.相傳爲堯舜時的四凶之一。
  7.複姓。南朝梁世祖賜武陵王紀姓饕餮氏。見《梁書.武陵王紀傳》。
  8.龍生九子,其中一個便是饕餮(排行第五)。

 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中的神獸,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。它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祕怪獸。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爲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,隻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,十分貪吃,見到什麼吃什麼,由於吃的太多,最後被撑死。它是貪欲的象征,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。

饕餮是一種人想像出來的惡獸《辭海》中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紋,樣子兇惡的猛獸,看似像狼。饕餮貪食的特徵具備狼的特性與狼性有了形容詞的連帶關係。董仲舒《秦》以貪狼為俗,也把貪與狼並列。中國人形容貪食會說狼吞虎嚥”,形容貪心就狼子野心




龍生九子 

  1. 長子叫贔屭(粵音匕氣),又叫霸下,長得像大烏龜,天生愛搬重物,所以長年背着石碑;
  2. 次子叫螭吻(螭,粵音癡),喜歡在又高又危險的地方張望,所以常被裝飾在廟宇的屋脊兩頭;
  3. 三子叫蒲牢,最愛大聲叫喊,不少大鐘上都會有蒲牢的蹤迹;
  4. 四子叫狴犴(粵音幣岸),又叫憲章,外形似老虎,最愛投訴及主持公道,經常出現在官衙和牢獄的門上;
  5. 五子叫饕餮(粵音滔鐵),天生識飲識食,經常成為銅器的裝飾圖案;
  6. 六子叫蚣蝮,生性愛水而且水性好,經常站在橋上;
  7. 七子叫睚眥(粵音崖寨),長相像豺狼,天生好鬥嗜殺,很多刀劍上都裝飾了牠;
  8. 八子叫狻猊(粵音宣危),長得像獅子,經常出現在佛像和菩薩像前或在香爐上;
  9. 九子叫椒圖,又叫鋪首,身體長得像螺、蚌一樣,稍受驚嚇便閉上硬殼,人們將牠安在大門上求家宅平安。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Chick and Treat 味遊復活節 @ 帝京酒店

不知道為甚麼每到復活節,總讓人想起可愛的咯咯雞及兔仔;帝京酒店於2017年4月14至17日推出多款以雞為主角的菜色 ,包括焗葡汁燴雞農夫包、烤酥皮黑松露雞卷及雞肉醬酥皮盒等, 還有多款以可愛小雞和復活蛋造型的美食甜品, 琳瑯滿目讓你大飽口福!更增設遊戲嘉年華,小朋友可大玩 歡樂...